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节(第1页)

石大娘近来一直在为织金所年关之前要出的那本“织金所名录”出主意。尤其最近,石大娘更是妙思纷然,想出来的用色与搭配,连那些最见多识广的成衣与绣娘也少不了惊叹,但又不得不承认,按石大娘所说的搭配,搭出来就是漂亮。

石大娘有些脸红,连忙谦道:“哪里就是娘想出来的好主意?”

她想了想,又怕说出来的石咏不信,只能勉强掩饰着说:“与其说是娘想出来的主意,倒不如说是这些主意找上的娘……”

石咏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既然西施郑旦与石大娘相处得愉快,又能激发灵感,石咏自然是乐见的。他见石大娘虽然忙碌,但是精神很好,便笑着说:“甭管是娘的主意,还是主意找上的娘,总之薛家送了这么多好东西是不假!娘,您要不要看一下?”

石大娘被儿子一怂恿,当真对着礼单,将薛家送来的东西一一取来看了。石咏对各种尺头与香料并不感兴趣,倒是对薛家送的一只土定瓶上了心。

他倒是记得,红楼原书里描写宝钗的居所,就曾提到她屋子里“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只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1。”

这个“土定瓶”,名字听起来就很土,接着文中就写贾母叹息宝钗这孩子“太老实”,屋里不放古董陈设。可是石咏是专业研究这些“硬彩”“硬片”出身的,自然知道“土定瓶”是宋代定窑的出产。定窑传世最著名的,是一种叫做“白彩定窑”的瓷器,又叫“粉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就是人们常说的“土定”了。

所谓“土定”,是指“土釉定窑”,釉面是一种老象牙般的白黄色,光泽不会太好,表面也比较粗糙,所以才被冠了一个“土”字。但不管怎么说:“定窑”是五大名窑,定窑所产的名瓷,花纹简单、器型古朴,格调高雅,而且宋代传世的名瓷,眼下少说也值个上百两银子。

石咏将薛家送的那只土定瓶取出来,掂在手里翻来覆去看过,轻轻地托了托,又敲了敲,认定是宋代定窑的没假。

薛宝钗薛姑娘可能只是在玩“断舍离”而已,不想却被贾母认定了“性子古怪”,不爱那些古董玩器,殊不知,她桌上的那一只土定瓶其实已经是价值不菲的古瓷了。

“娘,这只土定瓶,搁在您屋里,平日里可以插两只菊花、梅花什么的。”石咏随口说。

石大娘却有些茫然:“咏哥儿,这薛家送了这么厚一份寿礼给娘,那咱家又该怎么回礼?”

说着她又自言自语:“前儿个还听人说起薛家的大姑娘,说是之前小选被内务府撂了牌子的。”

石咏想起当初薛蟠送妹上京,就是为了在京应选的。他可不知道内务府小选其实是选宫女,但凡家里有些权势的都会想法子走门路,请内务府撂牌子自行择配。

石咏刚想说:“要不娘您自己定个章程吧!”却听石大娘在那里自言自语着道:“既然是撂牌子了……”

紧接着石大娘抬起头来,出神地望着石咏。

石咏登时一个激灵:不会吧!

那位是薛大姑娘宝姐姐啊,娘您在想什么啊!

紧接着石大娘自己摇了摇头,说:“这内务府刚撂下的牌子,今年也就十二十三的年纪。”她望着自己的儿子,“年岁实在差得远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此处引用的是第四十回原文。

第87章

早先石大娘看着儿子的眼光,着实热切得令石咏心慌。

这充分地体现了石大娘想抱孙子的迫切心情,所以虽然最后石大娘因为年龄差距的原因,放弃了薛家这潜在的联姻对象,可这还是令石咏心有余悸:这个问题眼下越来越急迫,如果母亲一定要为他说一门他不愿接受的亲事……这该咋办?

然而石咏不知道的是:石大娘固然曾有片刻功夫考虑过薛家,薛家也曾有片刻功夫考虑过石咏。

起因还是那次,薛蟠回去,将石咏所说的三点转告了母亲和妹妹。薛姨妈一向没什么主意,然而宝钗却觉得这算是尽最大的可能为薛家免除后患的努力了。

薛蟠的父亲过世之前,曾经对薛蟠说过:外事不决,问那几个年长的管事;内事不决,与母亲和妹妹一道商量。最后便是薛家母女两人拍了板,将当初犯事的豪奴从薛家在京郊的庄子上拘来,连夜命人往金陵送去,并且遣人去姑苏打听香菱的身世。

随后,薛姨妈又遣开了宝钗,悄悄向薛蟠打听了石咏的年纪和家世,当听说石咏是瓜尔佳氏,是当今正白旗都统的堂侄的时候,薛姨妈稍稍有些动心。

说来石家门第其实不错,但先后遭遇过两个坎儿,一个是石老爹兄弟两个一怒分出忠勇伯府,另一个则是石老爹和石二叔先后过世,留下两对孤儿寡妇。石家就……只剩门第还不错了。

但是薛姨妈不知道这些,又不敢向薛蟠透露她心中所想。薛蟠是个心里藏不住半点事儿的人,若是知道了薛姨妈的意思,铁定嚷得天下皆知,到时损了体面的,还是薛家。

没法子,薛姨妈便悄悄地去求王夫人,看看有什么法子能安排安排,探探石家那边的意思的。

她薛家在京中算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但贾家有一位,消息灵通而且权势还不小——平郡王福晋贾氏,也就是荣府王夫人的长女,是薛姨妈的内侄女儿。

薛姨妈去见王夫人,就是想请平郡王福晋在年节的时候走动走动,若是能见到与石家相熟的女眷,能委婉地递个话,看看石家那里是个什么反应。但这必须做得婉转,毕竟薛家还是要面子的,若是叫人知道了薛家追着人打听愿不愿做自家女婿,以后宝钗还要不要做亲了。

www.kanshuzhan.com 看书站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