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老臣心尽服朝堂一朝肃(第1页)

对于一位历经三朝,又遭逢打压,愤而辞官归隐的老臣韩爌来说,对老朱家着实是有些失望的。

他犹记得张居正,张辅在时,那朝堂之上是有一股子正气在的。

彼时大明全盛,府库充盈,钱粮数以亿计,四海慑服,九边更是将星辈出。

如那名将戚继光,不仅对倭寇作战有赫赫威名,更主持了长城边关要塞的修建,北拒蒙古各部,使得蒙古骑兵不敢犯我疆域。

这般光景,看起来极度美好,若是再能持续个数十载,必然是四方来朝,盛世之景,甚至更能开疆拓土,重现万国来朝的光辉。

可惜,可惜呐。

张辅犯了一个是人都会犯的错误。。。他死了。

而在他教导下的神宗皇帝,又一如那些个昏庸君主般,开始大肆挥霍,将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紧接着,大明情转直下。

辽东接连尝败绩,国内更是灾祸频起,再加上神宗皇帝常年不上朝,使得党争四起。

直到萨尔浒一战到来,韩爌眼睁睁看着大波大波的军资,军队开拔辽东,最后在杨镐的带领下,多路出击,一战尽灭。

大明至此由攻转守,形式危矣。

韩爌心中焦虑,可也只能看着,根本无能为力。

他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任皇帝,能有改变。

毕竟大明只是大败,并非溃败,若励精图治再续张居正改革之利,未尝不能重振大明。

然而他鼎力支持上位的熹宗皇帝不过努力了些许年份,便钻入深宫,终年与木器为伴,导致大权尽数落入那可恨的魏忠贤手中。

阉党再起,终于是将韩爌那一颗匡君辅国,治国安邦的心给按了下去。

他愤愤离朝,也是对这朝局失望透顶的表现。

连带着,眼前这位新皇召他回京时,他都不愿搭理,生怕自己的一腔热血,再遇冰水。

若非听闻新皇在短短一月内,便拿下了魏忠贤,覆灭了阉党,并且惩处了一大批阉党分子,他说不得都不愿意来这京城。

行至半路,听闻新皇冷落东厂,抑制锦衣卫之消息,他心里有稍有缓和,心想着这位新皇还算有魄力。

可真到了地方,刚落脚就碰上钱谦益等人的上门巴结,韩爌又忍不住的悲观起来。

怎么折腾来,折腾去,换了三位皇帝,这京城内还是党争不断,几乎无解啊?

如此死局,要是叫他来破,断然是束手无策的,他太了解这些人了。

可今天,就在这朝堂之上,眼前这位不过区区十六岁的新皇,却给他上演了一波几乎暴力破局之法。

新皇的能力,未免也太过恐怖了吧!

他竟只花费了三月时间学习,便已经尽数掌握六部之运行,并且还能从中寻找出漏洞,反向指导起官员来。

要知道随便一个侍郎,尚书等大臣,基本是都是从底层一步步攀上来的,礼部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从上翰林院观政数载,才可以上任。

可新皇就是办到了,不仅办到了,而且还连续驳斥四部大臣,连内阁辅都不放过,统统训斥了一遍。

最关键的是,韩爌还觉得训斥的十分妥当!

即便以韩爌数十载的官场经验来看,新皇对于处理政务之准确细腻,那都是世所罕见的!

若是到此为止,一切尚可用天赋异禀来形容。

韩爌尚可以用天佑我大明这种话来安慰自己。

可当新皇在训斥完大臣,又拿着各个部门的侍郎所上缴之奏章开始评判,指正时,韩爌真的绷不住了。

这是什么怪物啊!

能弄懂六部尚书所处理之事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新皇他居然还有精力向下延伸,去处理每一位侍郎,每一位郎中之事务,并且就在这朝堂之上,亲自教导他们重新订正。

“此处需重算,但且不急,你最应当解决的事情,应该是这件事。。。”

新皇的话越来越近,听得也越来越清楚,更让韩爌喉咙干。

等到新皇走到他面前时,太监们连忙从那越来越少的奏章堆里,取出属于韩爌的奏章和公文。

www.kanshuzhan.com 看书站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