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整改收尾(第1页)

临江阁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收尾工作。林德仁做为林家的家长,对长女管的临江阁也是隔三差五来看看。

上次女儿说得到一位高人相助,有方法能让酒楼更近一步。没有怀疑,放手让她施为。果然不负众望,仅仅只是增加了一两种调味,加了一样叫辣椒的配菜,生意直接上了一个台阶。后面听女儿说那高人要酒楼停业整顿升级,虽然有些心疼,但林家也不差这点钱……直至女儿又要把酒楼改名望江楼,这可动了他林德仁底线了,这酒楼到底姓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澜江天际流!好诗,好诗,这景色简直让人非观不可。”林德仁站在刚挂上的诗匾下还在回想当初女儿说服自己改名的事,这时身边传来赞叹的声音!

接着又有好多人围观上来,临江阁的牌匾已成历史,取下来斜靠在一边,现在上面已经挂上了望江楼的牌匾。几个认识林德仁的赶紧上前问候。

“林老爷这是把临江阁转手了?”一不明其中的人问道。

“怎么可能,换你你会干吗?”一个知道点内幕的乡绅说道。

“谢谢大家的关爱,这里还是林家的,只是孩子觉得望江楼更好,于是把名改了。”林德仁虽谈不上对临江阁多缅怀,但毕竟是祖辈留下的名字,心情很复杂,只希望心婉说的‘火遍两岸三地,红到大江南北’不是诓他的。

今天已经是五月初二,停业刚好七天了。中午换下临江阁换上望江楼的招牌不少熟人和三角镇的名人都有来恭贺。林心婉也是把家里的一些女眷接来了。场面也算热闹。林心婉直接开了三桌席面,女眷单独一个包间,应大众的要求,把屏风移开,两桌男客在三楼看着三江水饮宴。

虽然之前大家也都在酒楼看过三江的景色,但品读着今天挂上的两句诗,感觉就着这两句诗都能喝下一壶酒。自诩文人的一群人都还在那里念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澜江天际流。”这时终于有人现了桌子的不同。

“这是什么,为何下面还用炭火烤着?”其中一位客人向站一边的刘慧玲询问道。

“此物为火锅,也是望江楼开业后的主打之一,吃火锅先要自己调味……”刘慧玲的一番介绍也把沉醉在景色的一波人拉回了现实,毕竟那渐渐散出的香味也令人着迷。包括林德仁这个主人,这丫头片子就是不靠谱,这么新奇的吃食竟然不告诉他这个当爹的,还好有这个,这个服务员,要是别人问起自己,那脸可丢大了!

林心婉想到了男客那边不懂,专门派了两个服务员过去,包括调味,吃法等都可以帮到,哪儿会想自己老爹会怪自己隐瞒不报,是他自己懒得来看施工错过了几天试吃阶段……作为有经验的林心婉,让人把所有调味都用托盘送了进包间,也没再留服务员,女眷都是家人和最好的姐妹。示范的调了两碟蘸水,一碟不辣的给祖母,辣的给母亲,其他人让她们也照着做就行,爱吃啥不吃啥都根据自己口味添加,最后自己也弄了一个蘸水。

从没吃过火锅的众女在林心婉的教导下很快就懂了,然后就停不下来了。老太太吃菌汤锅底的也直呼鲜香,这也得亏老太太牙口好,毕竟除了肉,其他一些东西主打一个脆。老太太今天吃了好些青菜,这在家里是很少的。

林心婉的几个闺蜜吃货基本都是头一次吃辣椒,辣的直冒汗还拼命的到调料区加辣椒。吃的是那叫一个秀色可餐,毕竟已经步入夏天了,一辣一热之下袖口领口就漏出点肉出来,但没人在乎,就觉得好吃过瘾才是关键。还没吃完呢,几个闺蜜就订好了明天还来一桌,让林心婉先把包间留好!闺蜜的要求哪儿能拒绝,况且也算打响名头的开端吧。席间个个都抱怨林心婉有好吃的都不先告知自己,怕自己不来捧场么。

这个倒真的有些小冤枉她,火锅卤味也都是停业后林心婉才接触的……想到卤味,都不知道现在该不该上了,毕竟都吃饱了,本来也没打算今天就底牌全出。还是装作没听到她们说的吧。

外面男客就更嗨,美食美酒美景,大家都好不快活。吃到后面大家都纷纷念起诗来,都是些山啊水的,还都是别人的诗。林德仁也高兴,他是知道原诗《送李太白之仓州》的。见大家都醉的不要逼脸拿着别人的诗念得津津有味,他也得露一手才甘心。

“故人北辞望江楼,桃花三月下仓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澜江天际流。”林德仁本来有着中年男人的低音,又刻意蕴含了情绪,一种和朋友分别的淡淡愁情,加上最后浩瀚无垠的景色描写,把淡淡的愁绪也无限的拉长。

啪啪啪,两桌男客是第一次听原诗,本来后面两句就是绝对的绝句了,加上前面两句带来的因果,对后面两句诗的体会又有了一种新的感受。夸赞声不绝于耳,举杯敬酒的也不在少数。一些好奇的就问这是林老爷送哪位朋友下仓州写的。

至于这么尴尬的问题林德仁只是笑笑不语,老子要有这个才学还当什么商人,考进士做官不香吗?客气的劝说话的客人多吃点多喝点,这新吃食也就望江楼才有。

这时一些脑子转的快的赶紧问林德仁订了明天的火锅宴,说自己要宴请家人云云,有一就有二,不管捧场也好,真为了享受也好,不能让一两个人独美于前,所以火锅没结束前,外面男客已经预定了12桌,加上里面女客订了两桌已经十四桌了。

一旁伺候的刘慧玲因为林德仁的吩咐,暗自把信息记全了,又怕忘记,让张小慧注意着点,自己有事找掌柜。就风风火火去找到李掌柜说明了原因。

李桃红把刘慧玲说的情况用纸笔一一记录了,然后就带着纸去找了林心婉说明了情况。

这还没开业呢,问题就来了。火锅总共只设了三楼十张桌子,白沐辰是不建议现在就扩大规模的,说什么让市场保持一种饥饿状态,即使很快出现仿造者,也构不成威胁。林心婉自然相信白沐辰的判断。还好现在出现的是甜蜜的负担,预订的都是些叔叔伯伯之类的,林心婉打算帮他们错一下时间段。把想法告诉了林德仁,林德仁也乐意做这事,酒桌上就把四个朋友的预订推迟到下午酉时开始。

之前听白沐辰说什么火锅翻台率慢,什么要整个多大的占地面积怎么怎么,没太听懂。现在林心婉有些明白了,吃个火锅最快也要差不多一个时辰,今天就她们一桌女眷,喝了一点点酒,吃完也用了一个多时辰。男客那两桌还在吃……毕竟这菜是无限续的,想到这点,林心婉又开心的笑了。

翻不翻台无所谓,一直在消费就好。然后想起今天还有个大工程,火锅配牌汤底等的定价。

本来吃了点酒有点困意的林心婉顿时精神了,这可是大事,别明天怎么算账都找不到依据。

召集了厨师长和副厨师长,然后是两位掌柜。拿出一本按白沐辰要求用牛皮纸订制的菜单,然后就是一番鸡鸭鱼肉的报菜名,素菜荤菜特色菜,李掌柜都一一记录好。然后又是火锅汤底,辣汤,菌汤,接着又是一番能做火锅用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后就是卤味,心,肝,肠,鸡腿鸭腿猪脚。

林掌柜又按家常菜分素菜,荤菜,汤,卤菜等分别罗列,火锅又隔开分别罗列。林心婉记住了白沐辰要求的分量要标明。除了炒菜,卤菜除了鸡腿鸡翅鸭腿这种按只或对卖的,其他都标明是多少一斤。至于火锅基本都标两种重量价格,一种是尝试版或者叫尝新版,只有二两重,一种是实惠版,每份一斤重,青菜基本都一个价,写时令,按3-4两一把算价格。

有两位厨师长在,特别有采购的副厨师长,价格按人工加采购成本对半对半折,比如一文钱一斤的时令蔬菜,做火锅就是采购一文,洗菜一文,切好装盘一文,上菜一文,加上对折对折后一份3-4两重的青菜需两文,总共就是菜单上的6文,所以基本就是按4文的人工起步的,一些特殊的东西人工会更多,比如鱼片,做火锅用的鸭肠等,鱼片要做到只留大刺,鸭肠要洗的很干净……如此种种,等林心婉看后还是很满意的。特别是火锅,简直充满了信心,别看标价不咋起眼,六文八文十文的,要知道单位是二两啊。前面的素菜最便宜也要二十文,也没火锅赚钱。

而且白沐辰把照顾顾客相应的情绪的说法都交给了服务员,先客人第一次火锅,可以尝试很多不同的菜,这菜一多,自然每一种都吃不了多少,就如皇帝陛下一般,吃一餐饭都是好几十种菜肴,还不是每种都吃一点。这说辞一说,百分之九十的客人就飘了。后面客人再来,如果还问就相应推荐实惠版的,量大总没话说了吧。

想到中午就预订了十四桌出去,得有个方法。不然得罪客人的同时还流失了客源。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按白沐辰两个时辰的翻台率估算,一天营业六个时辰,也就是三十桌客人。林心婉定好了策略,就和两位掌柜商量了火锅的订餐情况。满员的情况下根据客人的意愿限7-1o桌的等候牌,当天有效,等候时间以两个时辰为基准,有提前空位的情况下按顺序提前通知。

www.kanshuzhan.com 看书站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